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

imm-Cologne (d3-professionals)


Professonals是d3裡面成熟度最高的一區,都是一些已經投入設計產業3年以上的新銳設計師,所有設計都是可直接進入量產的階段,這區的設計師有個共通點--都在尋求廠商一紙合約,所以生態也很微妙,在這些極具設計天份的新銳設計師身上,希望與掙扎同時並存。

有些作品在網路上已經很紅,甚至還有已經拿到Red Dot Award,不過在沒有找到廠商量產前,那些設計師還是像學生一樣在追求設計夢想,不同的地方是學生還在尋求外界對自己設計的認同,而這些新銳設計師在尋求外界實現作品的機會,在這裡除了創意外,也同時看到現實的殘酷,像有些作品已經是第二年參展,但就是沒廠商願意簽約。


No name
Jens Otten

Germany


這椅子的結構很容易吸引建築人的注意,和設計師聊了一下才知道他是學Applied Architecture的,這椅子已經是第二年參展,不過因為複雜的製作過程,導致成本很難降下來,所以至今還沒找到廠商。

因為這作品沒有名字,我就跟設計師說以前中國民間有種說法,人是投胎轉世而來的,所以小孩子生下來如果不趕快取名字,把上輩子的事撇清,小孩子魂魄容易被吸走,不容易養活,他或許也應該幫作品取個名字,不過依照德國人實事求是的個性,加上他臉上的表情,我可以感受到他覺得我腦袋燒壞。

木條只有2mm厚


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有最好的表現,每樣作品都是花大錢完成的prototype,設計師對於參觀者幾乎都會很細心、友善地講解,一方面讓參觀者能把玩,進而找到潛在的廠商或能幫自己登上版面、免費宣傳的記者,另一方面又怕被玩壞。


Sorapot
Joey Roth

USA

當我在把玩Sorapot時,Joey Roth(設計師)馬上靠過來講解,我一邊心不在焉聽他講、一邊手癢想打開茶壺而粗魯旋轉機關時,我注意到設計師一雙眼直盯著我的手,那眼神就像被我拿在手上的不是茶壺,而是他的心。

這茶壺在網路上爆紅,而且已經得到Red Dot Award


Pain Or Die But Love Me

John Nouanesing
France

這桌子在網路上也是有很大的知名度,具John的說法,這張prototype花了€8,000才完成,材料是鑄鐵加烤漆,整張桌子超重,一個人完全搬不動,還在等有興趣的廠商合作量產。



Shadow Casting Panel
Drzach & Suchy
Switzerland

能想像把Marilyn Manson及Marilyn Monroe放進同一張圖裡嗎?這兩個瑞士設計師用很簡單的方法做到了,這張圖靠近看,實際上是由很多水平、垂直向的小板子所組成,當光線從一個角度射入時,只有和光線成垂直方向的板子會產生陰影,這也就是圖像出現的原理,而利用不同角度的光線照射,就可以將兩個圖像放進同一張圖裡。

光線從右邊照入時是Marilyn Manson

光線從左邊照入時是Marilyn Monroe



Schema F
neostil.inside

Germany

這東西說穿了就是桌腳,設計很德國風格,實用性100,只要自己找張喜歡的紋路、符合需求大小的木板,再配上這系統,10分鐘內就能將一張木板變成一張桌子。

所有的構件都朝最簡化發展,一根六角板手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木板厚度調整全部的螺絲,因為是極簡化的設計,所以這個設計工作室有點在提防別的廠商抄襲,看到我拿台單眼相機想拍細部,馬上湊上來問我的身分,在說明是學生後,他們也很大方讓我拍照,我心想難道他們不懷疑我在騙人?


Lens mirro+camera wall sticker
Jojo 趙印祥
Taiwan

這作品的設計概念大概是我聽得最清楚不過的一件,因為是中文講解........

當數位相機出現後,影像的取得變得廉價而容易,快門因此被濫用,在亞洲很流行自拍,當面對鏡頭時,究竟是想捕捉當時的場景?還是只想看到自己裝扮後、佐以不同表情的面貌?Jojo因此有把鏡頭轉換成鏡子的想法。


Jojo是2007年我在Boisbuchet Workshop認識的朋友,他本身就是個很妙的人,大學唸東海建築,卻在外面弄一個搞工業設計的工作室,後來對哲學產生興趣而轉系,現在則在一家設計顧問公司工作,他公司不搞產品設計的,所以這作品並不是他在公司完成的設計,而是他自己私底下的設計,然後投到imm,還向公司請假、自費飛到科隆參展。

我很佩服Jojo灑大錢參展的勇氣,他這趟德國行包含作品開模、製作及運費,總共花了20萬,看起來是個很昂貴的投資,但是這次參展十天期間,和不少新銳設計師交成朋友,像設計Sorapot的Joey、設計油漆桌的John都是和Jojo在同一展區展出而認識,而且這些設計師每天待在展場8小時簡直悶壞了,晚上都一起約出去喝酒,交換不少設計想法、意見,這些人脈都是在台灣得不到的,加上參展的經驗、看到不同設計所拓展的視野,我覺得這20萬有它的價值。

我欣賞Jojo對設計的熱情,相信他有一天會走出一條不同的路,就如他迥於常人所經歷的過去。


沒了

1 則留言:

re'gine 提到...

現在突然看到這兒真是,恍若隔世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