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

imm-Cologne (d3-contest)


懶惰果然會上癮,blog越拖越久,距離看完Cologne傢俱展已經將近一個月,是該振作了。

今年一連串的巧合促成了一月底的Cologne行,除了免費的住宿還有廠商通行證,讓我分兩天悠閒、細細地看完這次Cologne傢俱展,才不致於在public day和一堆超大隻的德國人擠著看。

imm Cologne展場出乎意料的大,這次展覽總共有10館(2-11館),根據"專業看展人"的資訊,大概可以區分為3種,10、11館是國際傢俱大廠,可以看到國際大廠是怎樣灑大錢搞裝潢,3館是d3,主要是年輕設計師的舞台,其他館則是小牌子或貿易商區,東西不怎樣,基本上如果不是真的搞進出口生意的人,逛了也沒意思,所以這次就只看了3、10、11館,但光這3館就花了兩天。


d3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一區,所謂d3主要分為3個不同族群分開展示:

contest: 只要是學生或畢業3年內的設計師都可以報名參加contest,imm從報名作品中挑出最佳31件作品參展,並選出最後3名優勝者,這部份也是今天要介紹的。

professional: 開放給年輕已從業一段時間的專業設計師或設計工作室參展,只要將自己的作品寄給imm,通過審核就會受邀參展,不過參展需自行付費,今年一位過去在Boisbuchet Workshop認識的朋友Jojo,就是很帶種地自己寄作品,受邀後飛過來參展。

schools: 這區大部分都是以學校為單位參展,產品設計、室內設計及建築的學校挑出優秀學生參展,大部分都是畢業設計。

能被imm contest jury挑上的作品真的都不簡單,很創新且有趣,每件作品幾乎都可以直接拿到市場上去賣,不過我覺得前三名的作品在所有參展作品中,不能算上最突出的設計,所以不大清楚評審的標準在哪?創意?成熟度?或量產的可能?不過還是先從前三名的作品介紹起。


1st Prize
A restless chairacter
Pepe Heykoop
The Netherlands

這張椅子看似簡單而且線條生硬,但是他將椅子的關節都設計成可以活動的,外面再包覆特殊的橡膠,所以坐上去就像老椅子一樣,可以前後、左右動態地產生變形,所以坐起來還蠻舒服的,對於那種愛玩、坐在椅子上就喜歡扭屁股喬位子的人是一張很好玩的椅子。

(source: imm)



2nd Prize
Grace table
Philippe Malouin
Great Britain

這桌子是張充氣的桌子,厲害的地方在於它的尺寸(300*110*76)及穩定度,充氣傢俱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保持形體,如果要做成桌子,最難控制就是如何保持桌面穩定而且有一定的支撐力,這張桌子可容納10個人,我試著把身體重量壓在桌子上,桌子居然一樣直挺挺,看似簡單的設計,氣墊內的結構才玄機的所在。


桌腳用4根木頭綁一綁就解決,卻出奇的穩


3rd Prize
Clark
Ilot Ilov
Germany

這桌子一見圖就很清楚知道storage是設計的重點,各式的文件夾、資料、筆都可以在桌上輕易取得,我是覺得這件作品好用歸好用,但和其他沒得獎的作品比起來,似乎感覺不出可以得第3名的價值,難道是德國學生的保障名額?不過我很喜歡旁邊設計的超大筆槽,一看就知道是平常用很多不同顏色、粗細筆做設計的設計系學生會搞的設計。



接下來是我覺得有趣的設計:

Juan, Pedro und Pablo
Reinhard Dienes Diaz
Germany

這椅子大概是全場最具量產可能的設計,展場中這椅子也是最多廠商和設計師討論合作量產的作品,我在contest展區待了將近一個鐘頭,總是看到這設計師忙著和人交換名片,以及不斷拆、組椅子向廠商展示椅子的便利,這東西完全符合Ikea可自己組合、成本便宜、容易帶走的理念,搞不好不久後就可以在Ikea買到。




What it is, it isn't
Nathan Wierink, Tineke Beunders
The Netherlands

這櫃子示所有作品中最具哲學思考的設計,兩個設計師試著討論"Form,形體"--設計人最常討論的議題。

透過水或玻璃的折射,物體的形體不再是我們實際上認知的外型,變成一個虛的影像,這個儲物櫃則反其道而行,虛的影像變成真實的形體,而真實的形體則需要透過一片凹凸的玻璃,來矯正成我們平時所認知的方正儲物櫃,我很喜歡這種有深度又有點抽象概念的設計,雖然展場上玻璃的焦距沒調好,所以沒有辦法看出矯正後方正的形體,不過這種設計重點在概念,誰還在忽是不是真的看得到方正的儲物櫃。

我喜歡這櫃子的形體,像是叉腰擺臀的女人



Wrapped
Pierre Kracht
Germany

這作品也頗具哲學的味道,只是主題放在"時間",利用極細的線(約0.2mm)將物件纏住,再將物件溶解只留下外型,這作品是沒法實際拿來坐或使用的,利用隱晦的形體來標示過去傢俱的位置及曾提供的功能;這作品還有一點讓我很好奇,就是他如何固定這些線?我很仔細的觀察那些線,即使線的空隙很細密,卻看不出任何膠的痕跡,真不知道他當初是怎麼做到的。


這燈原本應該是正的,不過大概怕人碰倒,所以變成反著放


Your level
Ryohei Yoshiyuki
Japan

今年的展覽"靠牆站"的概念似乎很流行,看到不少設計都是靠著牆支撐,不過這作品又多了些巧思,每個櫃子都可以獨自分開,也可併在一起,很多人都喜歡這作品,老看到日本設計師應參觀者的要求,不斷地搬動櫃子給大家拍照,即使很頻繁的搬移,每次當他在搬櫃子時總是小心翼翼,而且很在乎櫃子和櫃子間的距離是否恰當,日本人這種對自己作品尊重及注意細節的態度,無形中在參觀者感受中增加了作品的價值,讓我印象深刻。




Cordula
Stephanie Jasny
Germany

這燈在建築工地或露營時真是再好用不過,可惜燈的背面沒加上額外的插座,否則又多了延長線的功能。
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那個氣墊桌耐熱ㄇ? 如果要ㄧ邊熬夜趕案 ㄧ邊泡泡麵或煮咖啡?

難道是家庭主婦想出來的?
應該也很適合 邊工作 邊帶小孩的媽媽用ㄅ,
小孩撞到也不會痛 也有遊戲桌(床)概念.

MP 提到...

泡泡麵、煮咖啡這種溫度不會超過100度的溫度,應該不會有問題,如果一定要把瓦斯爐搬上桌煮才過癮,那就難講了。

不同使用者考慮的點果然都不同,建築系學生問的是,如果做模型這桌子耐不耐割......